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3/22南宁民族大道一电动车和小车相碰,致1人不幸身
- 03/22齐名联想的民族骄傲,打跑外企称霸中国20年,为
- 03/22著名油画家杨发龙中国宗教人物绘画要体现民族
- 03/22惊!圣母娘娘、女娲娘娘转世干起了“民族大业
- 03/22史上唯一被灭的民族,因坏事做尽被各族联合围
博览与熟读
唐代诗人杜甫有一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万卷”体现了博览,而“破”则体现了熟读。事实上,读书之法正在于博览与熟读。
博览可以开阔人的视野。通过对各种书目的广泛阅读,逐渐对世界、对人生有了初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世界观。熟读的目的在于深刻理解一本书的主旨含义,使我们更为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得到更为细致丰富的人生启示。
古来贤人大多遵循博览与熟读的读书原则。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年轻时就有“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名言,而他读书时所采用的“各个击破”法更是被后人称赞并沿用,就是每读一遍只要明白一个问题就行;一遍又一遍地读,逐渐到达事事精通。如果只博览而没能做到熟读,尽管我们的知识能够丰富,思想却不能层层深入;如果只是熟读却没有达到博览,那么我们的视野也就受到了局限而无法开阔。由此可见,博览与熟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读书的人的确是多了,可却很少有人能做到博览与熟读。有多少学生在高中三年里仅仅读了高考语文考试范围所要求的十二本书?有多少人参加工作后再也没有读过除自己专业以外的书?随着微信、手机的逐渐发展,又有多少人打着阅读的幌子,仅仅匆匆浏览一边手机中的文章?读图时代,更多人甚至是仅仅关注报刊杂志中的插图,而忽略了细细品味文字的魅力。
那么,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极为发达的时代,人们应该怎样做到博览与熟读呢?
达到“博览”,需要我们要做到广泛地阅读。鲁迅曾说:“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广泛阅读不仅要达到数量上的广泛,还要达到种类上的广泛。只要与我们的生活有关系的书,不管是文学、哲学、还是科技类的书籍,都值得人们去读。除此以外,我们还应注意拓展阅读来源,做到阅读渠道的广泛。经典的纸质书籍带给人们经历过时间沉淀的哲理,而网络中网络作家发表的小说和随笔亦能带给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思考。博览让我们不断积累知识,思维得到拓展。
博采众家之长,还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博览的基础上,我们要首先判断出哪些书籍是值得我们一读再读,而哪些书籍是我们仅仅了解一下就可以的。
对于那些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的书籍,我们要真正地做到熟读。朱熹曾经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做到“熟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一步一步,不断反复,不断深入。或许我们第一遍阅读一本书,做到了大概了解全书的主要内容,第二遍则应关注其中蕴含的主旨深意,第三遍则应探索全书中每一个关键细节是如何阐释的。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最终做到“熟读而精思”。熟读的过程中,还可以随时把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记录下来,不时回味熟读的思维过程,最终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记得初中时我只爱读小说,其他书目一律不看。高一被迫读了几本有关历史和哲学的书目后,才真正明白不同的学科都有着自己各自的特点,有着各自的学科语言,世界那么大,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也曾三读《雷雨》,第一遍读我觉得蘩漪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反面角色,通过读第二第三遍,我不断思考每个角色语言行为背后的目的,逐渐深入到角色的内心,领会到人物的复杂性。蘩漪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她想要自由,追求自由的生活,因为周朴园长期以来对她的精神压迫,才变得偏执极端,是个既可怜又可悲的人物。通过三读《雷雨》,改变了我对书中人物的看法,更能领会作者的意图,为什么《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的过程中,博览与熟读,缺一不可。在博览中熟读,在熟读中博览,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博览与熟读并行的阅读方式,人们能够发现更为广阔的世界,得到一种思维品质的提升,获得自己人生境界的开阔。
[1]赖端仪.博览与熟读:跳出我世界[J].新阅读,2018(04).
[2]孙婷.论“不求甚解”与“熟读精思”矛盾统一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
[3]何娜.强化熟读背诵在诵读中积累语言[J].教育教学论坛,2014.
[4]王雪梅,姜黎黎.多读 精读 熟读[J].文学教育(上),2011.
[5]李芳.浸润书香 享受阅读的快乐[J].科技信息,2009.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网址: http://www.zgmzblzz.cn/qikandaodu/2021/0322/961.html
上一篇: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之我见
下一篇:如何备好一堂成功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