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3/22南宁民族大道一电动车和小车相碰,致1人不幸身
- 03/22齐名联想的民族骄傲,打跑外企称霸中国20年,为
- 03/22著名油画家杨发龙中国宗教人物绘画要体现民族
- 03/22惊!圣母娘娘、女娲娘娘转世干起了“民族大业
- 03/22史上唯一被灭的民族,因坏事做尽被各族联合围
语言积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
语文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信息传递日益密集,社会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无论是口头的说,还是笔头的写。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朗读的过程中迅速抓住文章要点,也都是以自身语言存储作为基础的。很难想象,一个对典故一无所知的人,能真正读懂白居易的诗、辛弃疾的词。就连思维、审美、鉴赏等一系列心智活动,无一不是以语言的传递、转换来完成的。语言是听说读写的基础、先导,语言积累是促进听、说、读、写的质的飞跃,这是毫无疑义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以想象,若没有语言的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那将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完全是空中楼阁。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先帮学生找“米”。这“米”在何处?那就是在于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所学的古今语言的精华通过巩固、消化、吸收而据为己有。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据此可见,语言积累是打好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
一、诵读
语言积累是口头表达和一切文章的第一要素,它是思维的花朵,是情感的枝叶,是盛满知识和智慧的容器,是人的创造思维得以飞翔的翅膀。
语文课堂教学中理应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作为教师要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排除某些顾虑,减少一些不着边际的讲解,删除那些重复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练习,淡化一些僵死的模式,把教学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引导学生多读点书,多背点范文,多写点话上来,教师的思想转变了,学生的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积累、掌握便一定会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为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例如,教学《南海上的明珠》一文时,我先引导学生诵读课文,然后选择优美的段落第三、四自然段来诵读,再让学生仿照这两段落先说后写,其中要求用上优美词语“气候宜人、风景优美、一望无际、逗人喜爱、四季常青、美丽壮观”等词以及比喻词“……像……”这样实实在在地做,为学生的语文素质全面提高打坚实的基础,而且提高了课堂质量,实行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与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双赢。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让学生自己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强化诵读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已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完全证明,古人为学,一开始只是读、背,头脑里只不过装满了一堆“死”的语言材料。学生对书中的文与道似懂非懂,愤悱在心了,教师才开始讲解,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书读得多了,背的熟了,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如朱熹所说的“豁然贯通”的效果,既领悟了道,也掌握了文,头脑中那堆“死”的语言材料一下子活了。这种读书方法看起来非常笨拙落后,其实,这正是符合我们汉语特点的教学的高妙之处。
二、博览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而是记住的少。所以说话作文时便没词儿了。语言上的贫乏往往导致思维能力的欠缺,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开发。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现今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还不够,有的甚至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有的整天被来练习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少有学生光顾阅览室、报架,班中的图书角也形同虚设。这样的现实,极大地限制了小学生的语言积累。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即便是班级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常常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因为,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且,在阅读过程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练习系统更为完整、使他们感到课外阅读如同吃饭、睡觉,不可或缺,是最高的境界,这是我们教师所应大力鼓励和激发学生的。
当然,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可能花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不可能拜读大部分的文学名著,只能是见缝插针,只能选择短小精悍的简单读物,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精心指导,比如介绍课外读物,指导课外阅读笔记的记法,又例如,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比赛等。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网址: http://www.zgmzblzz.cn/qikandaodu/2021/0322/959.html
上一篇:民间传统图案在美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之我见